首页
  • GM-3568JHF
  • M4-R1
  • M5-R1
  • SC-3568HA
  • M-K1HSE
  • CF-NRS1
  • CF-CRA2
  • 1684XB-32T
  • 1684X-416T
  • C-3568BQ
  • C-3588LQ
  • GC-3568JBAF
  • C-K1BA
商城
  • English
  • 简体中文
首页
  • GM-3568JHF
  • M4-R1
  • M5-R1
  • SC-3568HA
  • M-K1HSE
  • CF-NRS1
  • CF-CRA2
  • 1684XB-32T
  • 1684X-416T
  • C-3568BQ
  • C-3588LQ
  • GC-3568JBAF
  • C-K1BA
商城
  • English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GM-3568JHF

    • 一、简介

      • GM-3568JHF 简介
    • 二、快速开始

      • 01 环境搭建
      • 02 编译说明
      • 03 烧录指南
      • 04 调试工具
      • 05 软件更新
      • 06 查看信息
      • 07 测试命令
      • 08 应用编译
      • 09 源码获取
    • 三、外设与接口

      • USB
      • 显示与触摸
      • 以太网
      • WIFI
      • 蓝牙
      • TF-Card
      • 音频
      • 串口
      • CAN
      • RTC
    • 四、应用开发

      • 01 UART读写案例
      • 02 按键检测案例
      • 03 LED灯闪烁案例
      • 04 MIPI屏幕检测案例
      • 05 读取 USB 设备信息案例
      • 06 FAN 检测案例
      • 07 FPGA FSPI 通信案例
      • 08 FPGA DMA 读写案例
      • 09 GPS调试案例
      • 10 以太网测试案例
      • 11 RS485读写案例
      • 12 FPGA IIC 读写案例
      • 13 PN532 NFC读卡案例
      • 14 TF卡读写案例
    • 五、QT开发

      • 01 ARM64交叉编译器环境搭建
      • 02 QT 程序加入开机自启服务
    • 六、FPGA开发

      • ARM与FPGA通讯
      • FPGA开发手册
    • 七、其他

      • 01 根目录文件系统的修改
      • 02 系统自启服务
    • 八、资料下载

      • 资料下载

ARM与FPGA通讯

1 硬件接口介绍

FPGA与RK通信的接口有三种,分别为IIC、FSPI、PCIE。原理图如下所示:

rootfile1

2 IIC通信

在IIC通信中,FPGA作为从机,其设备地址为0x66。

目前代码中定义了三个寄存器地址为0x00、0x01、0x02。其中0x02为只读寄存器

对于0x00寄存器可以测试读写数据是否正确,例如写1,读出来也是1即通信正常。

i2cdetect -r -y -a 0

rootfile1

可以看到I2C总线上有个0x66的地址。

i2cset -r -y -a 0 0x66 0x00 0x40

rootfile1

执行完该命令后,就会往0x00寄存器写入0x40。

此时输入命令 i2cdump -f -y -a 0 0x66

rootfile1

该命令会列出0x66所有寄存器的值,可以看到寄存器0x00的值已经为刚才写入的0x40。

i2cget -f -y -a 0 0x66 0x00

rootfile1

读取寄存器0x00的值,可以看到读出了0x40,和写入的值一致。

0x01寄存器可以控制led的状态,输入以下命令:

i2cset -f -y -a 0 0x66 0x01 0x01

此时底板的LED点亮。

输入以下命令:

i2cset -f -y -a 0 0x66 0x01 0x00

此时底板的LED熄灭。

i2cset -f -y -a 0 0x66 0x01 0x03

此时底板两个LED均点亮。

因为代码中是将该寄存器的低2bit赋值给LED,所以只有在低2bit为1时才能点亮LED。至此,IIC读写通信正常。

3 FSPI通信

FPGA与RK之间通过FSPI进行交互,FPGA会有个RAM用来缓存数据,实现读写回环。

首先加载驱动:

insmod smdt_spi_controller.ko

rootfile1

之后输入命令: lsmod

rootfile1

出现上方红框的字样则表示驱动加载成功。

目录切换道smdt_spi_rw的可执行程序的文件夹下,之后输入命令:

./smdt_spi_rw -d /dev/spidev4.0 -s 50000000 -OH -m 3 -S 1024 -c 1

rootfile1

Byte error rate为0则表示通信正常,数据读写无误。

其中 -s 为设置通信频率,50MHZ。

-m 表示选择模式:1为单线模式,2为双线模式,3为四线模式。

-s 表示选择的传输大小,这里是1024,由于FPGA的ram深度设置为2048,因此一旦传输超过2048的话会出现byte error。

-c 表示传输次数,1表示传输1次。

4 PCIE通信

首先,FPGA端需要先固化PCIe的工程,因为RK在上电期间只会识别一次PCIe设备,所以要确保在RK启动起来前FPGA已经加载好PCIe的程序,否则会导致识别失败。

首先通过adb push将pcie的测试demo传输到设备里面。之后输入命令:

insmod smdt_pcie_dma_memcpy.ko

之后再输入命令: lsmod

rootfile1

出现上述红框的字样,表示驱动完成。

之后输入命令: lspcie -vv

rootfile1

能显示出0755:0755且lnkSta状态正常,Speed 5GT/S,Widthx2,则表示PCIe已经建链,同样可以看到板子上的LED灯在快速闪烁。

之后输入命令: echo 1 > /sys/class/pci_bus/0002:21/device/0002:21:00.0/enable

再输入 ./smdt_dma_memcpy_demo -a 0xf0200000 -s 20480 -c 1 -d /dev/input/event8

rootfile1

读写均没有error则表示DMA交互正常。

-a 表示地址

-s 表示传输字节数

-c 表示传输次数

-d 表示设备路径

可以调节s和c来改变DMA传输的数据量。

在 GitHub 上编辑此页
上次更新:
贡献者: zwhuang
Next
FPGA开发手册